繼中國人壽入主廣發(fā)銀行成第一大股東之后,又有保險公司出手購買銀行股權。 華夏銀行(600015,股吧)昨日晚間公告稱,已收到銀監(jiān)會關于華夏銀行股權變更事宜的批復,同意人保財險受讓德意志銀行、德意志銀行盧森堡公司以及薩爾·奧彭海姆合伙企業(yè)持有的華夏銀行21.36億股A股。受讓后,人保財險將持有華夏銀行21.36億股,持股比例為19.99%。 據悉,截至三季度末,德意志銀行合計持有華夏銀行19.99%的股權,為華夏銀行實際上的第二大股東。 股權轉讓價230億元~257億元 人保財險入駐華夏銀行其實醞釀已久。華夏銀行曾于去年底公告稱,人保財險擬以協(xié)議受讓方式,取得該公司股東德銀、德銀盧森堡和薩爾·奧彭海姆合計持有的公司約21.36 億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19.99%),轉讓價格為230億元~257億元。 此項收購進展一直受業(yè)界關注。華泰證券(601688,股吧)此前曾發(fā)表研報稱,看好德銀退出,人保財險進駐,華夏銀行將形成股東四方制衡,完善股權治理,自上而下打開改革新局面,同時銀險協(xié)作有望為華夏銀行帶來渠道、客戶資源。 華夏銀行三季報顯示,該公司前三季度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475.95億元,同比增長10.5%,較中期10.16%的增速小幅增長;實現(xiàn)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6.17億元,同比增長5.07%。 截至三季度末,德意志銀行合計持有華夏銀行19.99%的股權(包括德意志銀行盧森堡公司以及薩爾·奧彭海姆合伙企業(yè)的持股),為華夏銀行實際上的第二大股東;華夏銀行第一大股東為首鋼總公司,持有華夏銀行20.28%股權。 公開信息顯示,二季度末至三季度末,證金公司持有華夏銀行的股權有所減少。截至三季度末,證金和匯金分別持有華夏銀行2.91%和1.3%的股份。 中信建投證券日前發(fā)布的研報稱,預計四季度人保財險受讓德銀持有的19.99%股權將完成交割,成為第二大股東。 險企再度出手買銀行股權 保險公司買入銀行股權,變身重要股東,在保險業(yè)內已不是第一次。今年初,中國人壽就曾和花旗銀行簽署股份轉讓協(xié)議,中國人壽受讓花旗銀行持有的廣發(fā)銀行43.686%股權,成為其單一大股東,該項交易與今年8月29日正式交割。 業(yè)內人士表示,保險公司收購銀行股權,帶來的巨大的業(yè)務協(xié)同是動因之一,這與保險公司積極開拓的銀保渠道大戰(zhàn)略不無關系。 東吳證券(601555,股吧)研究所研究員田耽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目前的進度在預料之中,國家金融混業(yè)經營限制放松,銀行和保險混業(yè)經營是大勢所趨;而人保財險進入后,華夏銀行股東結構沒有變化,引入人保這樣長期穩(wěn)定的投資者對華夏銀行是好事。 “人保集團可獲得銀保渠道協(xié)同,另外本次交易可能與德銀自身面臨危機并收縮全球業(yè)務有關。”田耽同時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 德銀在2006年首次入股華夏銀行,并在隨后幾年內增持至19.99%。針對德銀出售持有的華夏銀行股權的原因,此前民生證券分析稱,隨著《巴塞爾III》逐步實施,陷入虧損泥潭的德銀有補充資本金壓力,而且德銀在華夏銀行投資上獲利頗為豐厚,選擇套現(xiàn)退出乃預料之中。此外,隨著中國經濟進入中高速增長新常態(tài),銀行業(yè)利潤增速放緩,外資行正逐步減持中資銀行股。 而德銀的財報顯示,目前該銀行的經營狀況確實不容樂觀:德銀財報信息顯示,該行二季度營業(yè)收入同比減少1.7億歐元。對此,德銀表示是由于外部環(huán)境變化及公司戰(zhàn)略的調整。盈利被不斷縮小的凈息差所吞噬,利潤則被風險項目和監(jiān)管的巨額處罰所瓜分,對此,德意志銀行不得不大刀闊斧進行改革。6月24日該行股東大會決議通過了將其持有華夏銀行19.99%股權轉手的議案,此外,改革還包括縮減成本、砍掉盈利能力較差的業(yè)務條線等內容。 |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臨汾金融網
( 晉ICP備15007433號 )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