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有網友稱在56視頻網站上看到眾多新生兒的視頻,視頻數目有5767個。有視頻中嬰兒的家屬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視頻中的孩子都是在安徽婦幼保健院出生的。北京青年報記者調查發(fā)現,這些視頻的上傳時間跨度接近兩年,大部分視頻中有孩子的出生卡,上面有姓名、出生日期、診斷結果等信息。 56視頻網上名為“安徽婦幼論壇”的視頻用戶上傳了5767個新生兒視頻 安徽省婦幼保健院稱,視頻是醫(yī)院為住院寶寶的父母遠程查看孩子的治療狀態(tài)錄制的,出現在視頻網站上是因為有黑客入侵了數據庫。目前醫(yī)院已經向合肥市公安局網監(jiān)支隊報案。截至北青報記者發(fā)稿時,這些視頻已無法觀看。 事件 5767個新生兒視頻泄露 泄露新生兒視頻的是56視頻網的一個用戶。該用戶名為“安徽婦幼論壇”,共上傳了5767個視頻。這些新生兒的視頻,很多名字直接用“某某”之子、“某某”之女標注。點開后,視頻里的孩子眼睛被蒙著,但相關信息非常清晰,就連診斷癥狀“黃疸”、“早產”等也能看清。 一位母親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她的孩子如今八個月大,有一天在網上搜索時,發(fā)現寶寶剛出生時在保溫箱里的視頻被放到了56網上,視頻里不僅能清晰地看到孩子,還能看到保溫箱上貼著的“病區(qū)”、“入院號”、“姓名”、“性別”、“年齡”、“診斷”、“入院日期”等信息。 這位母親表示,孩子出生后由于黃疸,醫(yī)生讓孩子在保健院保溫箱里待幾天,視頻就是拍攝的孩子在保溫箱里的畫面!爱敃r醫(yī)生告訴我們,如果在家想看孩子,可以通過院方的網站,輸入住院號、賬號、密碼等信息看到孩子在醫(yī)院的視頻。” 調查 視頻上傳時間跨度達2年 北青報記者在56視頻網上看到了這些新生兒視頻。視頻的長度普遍較短,大多不超過半分鐘。最早的一段視頻上傳于2014年4月,最后上傳的視頻是在2016年1月,時間跨度接近2年,大部分視頻是在周三上傳的。 每周三上傳視頻的時間點,正好與安徽婦幼保健院“新生兒遠程網絡視頻探視服務”規(guī)定的探視時間相符。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2014年起,安徽省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安裝了新生兒遠程網絡視頻探視服務系統,讓父母在病房外就能看到新生兒。 當年的安徽省婦幼保健院護理部主任徐慧琴曾對媒體表示,醫(yī)院利用DV機對治療護理中的新生患兒進行視頻拍攝,然后再將畫面進行剪輯、編排制作成視頻短片后上傳至醫(yī)院網站。家長可以通過寶寶的住院號,下載該視頻進行觀看。 這項網絡視頻探視服務中規(guī)定,視頻每周三會進行寶寶的情況更新,每段視頻時間在1分鐘左右。正好與56視頻網上的5767個視頻特征相符。 有曾經在安徽省婦幼保健院生產的家長表示,孩子出生后因為黃疸被送去救治,醫(yī)生告訴家長可以登錄“安徽婦幼網”,在論壇板塊的視頻探視的窗口輸入孩子的住院號,就可以遠程觀看孩子的情況了。 而“安徽婦幼網”正是在56視頻網上傳了5767個視頻的用戶名字。11日新生兒視頻泄露事件被曝光后,安徽婦幼網論壇已無法進入。 回應 醫(yī)院:“黑客” 修改視頻保密數據 針對新生兒視頻出現在視頻網站一事,安徽省婦幼保健院的華主任承認泄露的5767個視頻都是該院出生的新生兒,視頻也是醫(yī)院錄制的。“視頻是醫(yī)院為住院寶寶的父母遠程查看孩子的治療狀態(tài)錄制的,出現在視頻網站上是因為有黑客入侵了數據庫! 他表示目前醫(yī)院已經向合肥市公安局網監(jiān)支隊報案,并將積極配合公安網監(jiān)部門對該事件作進一步調查處理。 新生兒視頻泄露事件曝光后,安徽省婦幼保健院在官方網站發(fā)布聲明稱,該院于2014年為方便新生兒科的寶寶家長在家就能看到生病寶寶在醫(yī)院的治療情況,率先在安徽婦幼網上開通了新生兒視頻探視的公益活動,家長在家就可以很方便地看到寶寶的視頻。 2015年初,為了逐步完善網絡視頻安全,醫(yī)院對新生兒視頻探視采用新的方式,通過寶寶家長的QQ直接傳給寶寶家長,“截至目前一直使用這種方式,每周安排工作人員給每位寶寶的家長傳送一份視頻”。 針對新生兒視頻流傳到網上一事,醫(yī)院初步了解的情況是,該傳播視頻涉及2014年至2015年3月之間的住院患兒,因此正常新生兒沒有出現在視頻中; 流傳的視頻中不涉及患兒家長的家庭住址、手機、家庭電話等個人信息;經初步了解,視頻保密數據被“黑客”修改,造成一些視頻被傳播。 醫(yī)院稱,合肥市公安局網監(jiān)支隊已發(fā)文責令56網立即刪除有關視頻。截至北青報記者發(fā)稿時,網站上的視頻已經無法觀看。 |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臨汾金融網
( 晉ICP備15007433號 )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